2024年“服务创新 为企业赋能”案例展示(五十五)
漕河泾开发区推动企业“知产”变“资产”,十四五期间上海市知识产权证券化首单发行——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
案例亮点
国金资管-徐汇漕河泾开发区知识产权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发行。这是徐汇区联合漕河泾开发区推动发行的“十四五”期间上海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也是上海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本次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储架规模5亿元,发行规模5900万元,共有9家企业参与项目发行,其中6家来自漕河泾开发区。此次证券化产品的一大亮点就是“全市场化”。有别于通过地方城投平台或国企对专项计划进行增信的项目,该项目由银行给企业发保函进行担保,一旦企业发生坏账,银行作为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将无条件兑付。本次项目还创造了上海市知识产权ABS发行利率最低纪录,实际融资利率低于2%,期限为1年,显著低于目前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1%(LPR)。
案例内容
国金资管-徐汇漕河泾开发区知识产权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发行。这是徐汇区联合漕河泾开发区推动发行的“十四五”期间上海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也是上海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本次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储架规模5亿元,发行规模5900万元,共有9家企业参与项目发行,其中6家来自漕河泾开发区。此次证券化产品的一大亮点就是“全市场化”。有别于通过地方城投平台或国企对专项计划进行增信的项目,该项目由银行给企业发保函进行担保,一旦企业发生坏账,银行作为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将无条件兑付。本次项目还创造了上海市知识产权ABS发行利率最低纪录,实际融资利率低于2%,期限为1年,显著低于目前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1%(LPR)。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增添园区创新亮色。漕河泾开发区始终积极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漕河泾开发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构建服务银企的知识产权生态圈”获评上海市知识产质押融资十大案例。开发区自2020年开始着手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先后4次开展相关产品和模式论证和创新,进一步细化园区知识产权企业白名单,筛选优质企业数百家,挖掘科创属性,匹配证券化底层要求,逐个走访,家家宣传,推行创新方案,协调各方资源,先后走访企业超50余家次,2024年11月1日,徐汇区联合漕河泾开发区“十四五”期间上海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上市发行,共9家企业参与,其中6家来自漕河泾开发区,其中维坤智能、合时智能曾参与过漕河泾开发区召开的证券化工作推进座谈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首单创新充分发挥漕河泾开发区区域优势与产业集聚效应,通过金融创新,逐步完善一套完整且具有特色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与专业服务平台的深度参与合作,还为园区内众多科技型企业开辟了全新的融资渠道。拥有高价值知识产权却受困于传统融资模式的企业,得以借助证券化项目将无形的知识资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资金,有力推动了企业的技术研发迭代与市场拓展步伐,为园区的“科创漕河泾”转型升级增添了新的亮色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擦亮企业创新本色。漕河泾开发区企业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创新的基因深植创业者的心中,开发区内企业近三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超过25亿元,同时诞生了多个市、区级第一,上海市当年最大实际质押融资贷款上海核工院、徐汇区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第一单中惠医疗、徐汇区商标质押融资第一单壹站物流、徐汇区商标、专利混合质押第一单亚数信息科技等。此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获得多家企业的积极响应,在以“无形资产”融资的创新探索中走在前列。前期,初步筛选10余家企业进行证券化项目入池,经过层层角逐筛选,最终9家企业形成了专利、商标和软著组合,涉及目前所有科技企业可用于融资的知识产权类型,其中发明专利7件、商标13件、软件著作权2件,进一步丰富了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的底层资产,可以说在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新道路上中趟出一条“多样化”路径。沈德无创时代表示“我们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了850万元,与通过银行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比贷款利率更低,降低了贷款成本,且使用便利,进一步保障了公司现金流,还对公司持续保障研发投入有很大帮助!” 现阶段沈德无创时代正在筹备IPO,参与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使得他们的知识产权率先在公开市场亮相,其知识产权价值获得认可,大大推进了其IPO进程。这也充分体现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进一步擦亮了企业创新的本色,是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生动实践。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打造区域创新特色。今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五部门发布《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指出“强化知识产权增信功能,畅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渠道。”此次项目的入池企业为漕河泾开发区牵头走访遴选的落户在徐汇区的9家高新技术企业,包括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领域涵盖医疗器械、通讯设备、机器人、软件工程等新型技术产业,全方位凸显了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目前,全国多地都在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但清一色由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创企业构成入池企业,还十分少见。漕河泾开发区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自身知识产权建设,增强企业软实力,同时依托徐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营造知识产权创新的良好氛围,园区引导,政府搭台,充分凸显区域内企业独有的IP“气质”,将“知产”变“资产”。下一步,漕河泾开发区将进一步参与徐汇区知识产权证券化2期产品,将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探索发行形式多样、聚焦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力争在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形成区域特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漕河泾”方案。
今年,正值漕河泾开发区成立40周年,也是“科创漕河泾”建设的关键之年。多年来,开发区深耕知识产权领域,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等称号,同时集聚“四中心+两协会+199家”专业服务机构,在不断完善园区知识产权建设的同时为园区企业搭建专业的服务平台,引导企业知识产权不断向新质生产力转变。此次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创新,不仅是开发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一大突破,也为后续开发区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积累了经验,趟出了路径,创出了心得。接下来,开发区将继续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覆盖更多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以知识产权证券化助推产业创新,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漕河泾开发区向科创集成服务商和总运营商的目标前进。